支撑平台
一、西安理工大学:
公司依托的西安理工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院校,工信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陕西省国家“双一流”培育高校。学校是我国西北地区水利水电、装备制造、印刷包装行业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和重要科研中心。
学校现设17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建有21个本科实验教学中心,拥有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等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土木水利等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覆盖全部67个本科专业。水利工程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涵盖水文学与水资源、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5个二级学科)。
学校建有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48个重点科研基地,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科技部推广中心1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1个。近十年来,学校科研成果先后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269项,其中国家级5项,承担“973”项目、国家重大专项课题、重大仪器专项等国家重大重点项目71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90项,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8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923件,获国际发明专利授权23件,科研经费到款28.2亿元。学校不断推进校地校企合作,与省内外246家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长期以来,学校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秉承“祖国、荣誉、责任”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知行统一”的办学理念,培养了近20万名各类专门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特别是为国家水利水电、装备制造、印刷包装行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公司直接依托的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和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以下简称“两院”),是我国西北地区水利水电、土木建筑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全国首批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拥有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工程、土木工程4个博士一级学科及19个博士二级学科,其中水利工程为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土木水利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拥有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水利工程学科进入全国前20%,并列全国第五,是我国西北地区水利类人才培养最多、重大工程参与最广、学术影响力最强的学科。
两院现有教职工367人,其中双聘院士3人,教授90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90人,博士生导师69人,硕士生导师179人,在校博、硕研究生2000余人,本科生3000余人。两院共设有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等14个本科专业,其中水利水电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8个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依托学科优势,两院建有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水电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部共建西部生态环境协同创新中心、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学科创新(111)引智基地4个国家级科研、教学平台;建有教育部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重点实验室、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水力机械及其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水利水电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陕西省黄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智慧建造研究院、陕西高校新型智库生态水利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等近20个省部级科研、教学平台;是陕西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单位。
两院立足西北、面向全国开展水利水电、土木建筑科学研究,在黄土高原综合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大西线调水、乡村振兴与海绵城市建设、水风光储多能互补、重大水电装备、特色坝工技术、沥青混凝土防渗技术等国家战略和系列重大工程技术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已构建黄土高原沟壑整治工程技术体系与水沙资源化利用模式,指导淤地坝建设5600余座;破解了沥青混凝土心墙高坝建设中的“卡脖子”问题,应用于全国80%以上沥青心墙坝工程并辐射到国外,引领世界沥青混凝土防渗技术的发展;研发出系列综合性能国际领先的水轮机,打破了大型水轮机技术的国际垄断,实现了水力设计技术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提出了国际领先的多能互补协调运行技术,成功应用于世界最大的龙羊峡水光互补工程;创新了城市低影响开发理论与技术,支撑黄土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助力西咸新区获批全球25个生态水文示范点;主编了我国首部水利信息平台行业标准,研发出国内首个水利综合集成平台,破解了水利软件国产化替代的瓶颈。近5年,承担科研项目210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0余项,科研到款6.6亿元,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59项。
三、重点实验及研究中心:
4个国家级平台
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利水电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部共建西部生态环境协同创新中心
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学科创新(111)引智基地
近20个省部级平台
教育部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水资源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水力机械及其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水利水电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陕西省黄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智慧建造研究院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生态水利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等
